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

亚星管理平台 21 2

  

  用最普通的纸盒头盔也能畅玩带交互的Steam VR游戏?放在以前这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“白日梦”,但从现在开始,这不再是一件看似不可企及的事。没错,NOLOis coming,impossible is nothing!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,凌宇智控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——“修桥”。2015年,硬件方面无论是PC VR,还是移动VR都已经有了大量“玩家”,在综合权衡了这两种产品形态的优缺点之后,凌宇智控把专攻点瞄准了一个此前几乎没有人敢想的方向——让移动VR真正“移动”起来的同时,也让移动VR可以享受PC VR的体验。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在进入VR市场之前,凌宇智控的空间定位技术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。也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团队基因和技术积累,才使得他们在并不长的时间内,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,也就有了下面的故事。

  在去年8月底的新品体验会上,凌宇智控正式发布了专为移动VR打造的空间定位与交互解决方案——原型工程机Cobb。从当时的实际体验来看,通过一个搭载了Cobb方案的Cardboard(最普通的纸壳版),可以在大约4m*4m的空间内自由行走,并可以通过交互手柄进行交互操作。

  

 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优化和改进,凌宇智控这套空间定位与交互解决方案也从最初的原型工程机Cobb不断蜕变完善成为了现在的NOLO。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今年1月31日,NOLO登陆美国Kickstarter众筹,在收获海外用户一致好评的同时,也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:不到半天的时间即达成目标金额,截至3月11日众筹结束,获得了1683名支持者超过23万美元的支持。

  

  众筹圆满结束之后,借着GMGC 2017(北京)大会,NOLO也迎来了其在国内的首次公开亮相。NOLO在凌宇智控的精心打磨下越来越完善,离消费市场也越来越近。直到现如今,NOLO来了,新界线也有幸成为首批拿到消费者版NOLO CV1的媒体之一。

  话不多说,下面我们就来一睹消费者版NOLO的芳容。

  NOLO开箱

  和大多数前沿科技产品一样,消费者版NOLO拥有一个硕大的长方形包装盒,上边印有“NOLO”字样。黑色的主色调给人一种简洁大方的感觉。当然,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选择黑色的包装盒能够降低色彩本身对于人情绪的影响,而催生出一种“科技即视感”,容易彰显产品的形象。

  

  打开包装盒后,你会发现整体包装分为上下两层。上层是配件层,里边包含有电源适配器,各种型号的连接线以及两种不同规格的NOLO头盔定位器卡座,统一装在一个黑色的盒子里;下层则是摆放整齐的NOLO套件,包括两个手柄、NOLO定位基站以及NOLO头盔定位器。

  

  最后,再来欣赏一下NOLO套件全家福的帅气合影:

  

  NOLO设计&硬件

  根据官方的介绍,NOLO采用自主研发创新型方案:“声光电+IMU模块”,基于此打造出来“PolarTraq”空间定位技术,整套系统包含一个定位基站、一个头盔定位器和一对交互手柄,能提供毫米级的头部和双手6-DoF空间定位和交互功能。所谓的“声光电”即超声波、激光以及无线电,通过将三者有机结合来实现空间定位功能。
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NOLO的定位范围可以达到Room-Scale级别,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真实移动的需求,而毫米级精度和低于20毫秒延迟,也让用户在较长时间的体验中不会产生太过明显的眩晕感。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了解下这三个主要部件的硬件设计以及功能。

  

  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NOLO能够让你用普通眼镜盒子就能够体验到Steam上的VR游戏,从上图中来看,NOLO手柄包括系统键、菜单键、扳机键等。考虑到Steam上大多数VR游戏都兼容HTC Vive,所以NOLO提供的手柄整体构造、功能和Vive手柄控制器类似。因此,对于NOLO手柄的功能我们不做太多详细的说明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NOLO只包含一个定位基站,理论上来讲只能实现正对着基站那一面的定位,所以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转身的游戏,凌宇智控在手柄中加入了校准方向、180°转身等快捷键。

  另外,整个手柄由黑色磨砂材质组成,不仅看起来科技感十足,而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实用——基本不会出现因为玩的太嗨而导致手柄滑落的情况。

  

  

  定位基站上包含的按键比较简单,只有开关键、标定键和充电接口。不过这样一个小物件,内部包含的技术含量却远不止如此。

  根据界线菌的了解,该定位基站在工作时,会向空间中发射经过编码的声、光、无线电信号,每个定位标记接收到信号后会经过一定的处理,解算出自己相对于定位基站的空间位置。另外,定位基站拥有100°FOV,半径6米的有效定位范围,理论上可以对定位范围内无限多个定位标记进行同时定位,并可达到60Hz的刷新率与毫米级定位精度。

 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定位的精度,请将定位基站水平放置于桌面边缘位置且正对使用方向(最佳位置为与肩膀齐平的高度),并且注意不要在定位基站前摆放任何的遮挡物。

  

  头盔定位器上包含充电接口和标定键,当然由于整体结构比较简洁,所以这一点很容易分辨。

  在使用的过程中,你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头显的NOLO头盔定位器卡座(考虑到市面上移动头显的五花八门,官方贴心的提供了两种卡座),撕开双面胶,粘贴至VR头盔上方中间的位置。取出NOLO头盔定位器,插入NOLO头盔定位器卡座中。嗯……卡座上的双面胶有点结实,撕开需要稍稍费点力气。

  可能会有人觉得,在移动头显上增加一个物件,可能会因为重量增加而影响体验效果。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,增加的重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,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体验基本没有影响。

  

  NOLO的其他配件,包括USB接头和各种线缆。一分三USB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同时给两个交互手柄和定位基站进行充电,非常方便。4米长的Steam VR线则是通过NOLO体验Steam上VR游戏时使用的,使用带有NOLO Logo的插头连接PC,另一端则用于连接手机和头盔定位器。

  Enjoy NOLO前,你需要准备这些东西

  NOLO不仅为移动VR提供了空间定位与交互的解决方案,更是大胆突破让移动VR也能体验Steam上的内容。想必很多人看到这里,已经颇为心动,想要体验一番。不过在此之前,你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:

一部安卓手机(很遗憾,NOLO暂时还并不支持苹果手机);

一台Cardboard(上至移动VR标杆Gear VR,下至几块钱的Cardboard均可);

一台性能足以运行Steam上VR游戏的PC;

SteamVR(软件,这点没什么可说的);

Riftcat(串流软件,将PC的画面投射到手机上);

Vridge(配合Riftcat使用,Gear VR用户需要安装VRidge for Gear VR);

NOLO driver for windows(凌宇智控官方出品的软件,后续会在官网提供下载);

一款能让你“科学上网”的软件(这点很重要)。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作为一套完整的全沉浸式移动VR交互系统,NOLO可适配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移动VR头显和安卓手机,这也就意味着,任意眼镜盒子+手机,再配合上NOLO,就能在移动VR上体验PC级的空间定位。从某种程度来说,相当于通过NOLO能够降低普通消费者体验SteamVR游戏的成本,除了节省一个HTC Vive之外,NOLO还大幅度降低了对于PC配置的要求,具体来看一下:

  

  最后,需要说明的一点在于,由于是赶在“端午假期”完成的本次首发评测,所以在整个安装、调试过程中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。这个过程就不再赘述了,总之一度“生无可恋”……不过,在官方工作人员不厌其烦的指导下,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,我们最终熟练掌握了整个操作过程。

  总体来说,初次使用NOLO,安装、调试各种软件时可能需要费一番力气,不过若跑通整个流程后,一切就变得So easy。

  *诸位在体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不可预知的问题,可以在公众号留言,与我们一起探讨。

  NOLO实际应用体验

  可以说产品体验算的上是一款设备测评中的重头戏,不过受限于篇幅,我们在文中不对所体验的游戏做具体介绍。整个应用体验分为PC端和移动端,为了得出一个最真实的结果,我们选择了联想ZUK Z2、小米4以及华为Mate9三款手机搭配蚁视维加(眼镜盒子)配合NOLO进行了测试体验和对比。

修桥游戏安卓版(修桥游戏playground攻略)-第1张图片-亚星国际官网

  

  测试所使用的具体软硬件配置如下:

  

  以下为体验结果:

  测试PC VR应用时,我们选取了三款不同风格的应用/游戏进行了体验,基本上都属于SteamVR上比较热门的内容,分别为《Google Earth VR》、《Waltz of the Wizard》以及《The Lab》。

  

  Google Earth VR

  

  Waltz of the Wizard

  

  The Lab

  从实际体验的情况来看,NOLO的确做到了它所说的——让移动VR也能体验到Steam上的VR游戏。整个的体验过程可以说和通过HTC Vive进行体验基本无二。整体的交互很流畅,由于NOLO手柄在结构上和HTC Vive的手柄控制器很类似,甚至在体验的过程中,一度让我们认为使用的就是HTC Vive。定位方面,NOLO的确可以让你实现走动,一键转向的设定,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只有一个定位基站的尴尬。

  当然,通过NOLO体验Steam VR游戏并非完美无瑕,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件条件。受限于手机的性能,在整个体验的过程中画面偶尔会出现卡顿的现象,尤其是在手机运行一段时间发热之后,这种卡顿会变得明显。不过很显然,这个问题属于全行业的“通病”,并非凌宇智控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。

  在移动端,我们体验了官方提供的两款游戏《黑洞边缘》和《俄罗斯方块》。在这其中,《黑洞边缘》是北京郁野科技与NOLO VR团队对接的测试游戏,《俄罗斯方块》则是我们在此前的体验会上就体验过的游戏。有一说一,目前能够体验到适配NOLO的移动VR游戏并不多,不过,凌宇智控方面表示,目前正在跟CP积极对接,后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VR游戏加入进来。

  

  黑洞边缘

  

  俄罗斯方块

  从体验结果来看,画面效果和普通的眼镜盒子所呈现出来的一致。从不同手机的体验来看,效果略有差异,但并不明显。不过在NOLO为移动VR提供了定位方案之后,整个体验的过程中,明显能感觉到交互更加流畅,而且沉浸感也有所增强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NOLO搭配移动VR标杆——三星Gear VR会有更好的体验,只不过我们手头没有三星手机,所以在这篇首发评测中无法呈现给大家。

  NOLO体验总结

  至此,有关于NOLO的体验就告一段落了。在整个测评的过程中,有最初搞不定软件的痛苦,有体验NOLO时为我们带来的惊喜,也有面对全行业“通病”时的无奈。但不管怎么说,耗费一整个“端午假期”为大家带来这样一款产品的首发测评还是值得的。或许,这就是前沿科技的魅力所在吧。

  煽情结束,我们接着回归主题。抛开基本上是SONY唱独角戏的主机VR不谈,广义上讲,VR头显可以分为两部分:PC VR和移动VR。前者胜在体验足够优质,后者则在移动性更胜一筹。一直以来,两种形态的产品如同楚河汉界,泾渭分明。而NOLO的出现,则打破了这一壁垒,成为了沟通PC VR和移动VR之间的桥梁。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来看,NOLO目前的表现已经做到了“足够结实”。

  至于NOLO的配套内容,Steam VR显然不是问题,然而,目前加入完整交互和定位的移动VR确实不多。不过,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那样,凌宇智控正在跟CP积极对接,后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移动VR游戏加入进来。对此,我们也报之热切的期待。

  或许,NOLO并非移动VR空间定位的最优解决方案,也无法带给我们行业内最优质的VR体验。但是和NOLO之于行业的意义相比,这些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了——智能手机一路发展到现在,又有谁会笑话当年的iPhone不好用呢?

  更重要的一点在于,正是有了像凌宇智控这样“不安分”的公司,不断突破和颠覆大家的想象力,从而让整个行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Possible。“无交互,不VR”,所以,NOLO迈出的这一小步,对于整个VR行业来说堪称一大步。

标签: 修桥游戏安卓版

发表评论 (已有2条评论)

评论列表

2025-04-20 23:56:59

手头没有三星手机,所以在这篇首发评测中无法呈现给大家。  NOLO体验总结  至此,有关于NOLO的体验就告一段落了。在整个测评的过程中,有最初搞不定软件的痛苦,有体验NOLO

2025-04-21 03:25:04

互系统,NOLO可适配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移动VR头显和安卓手机,这也就意味着,任意眼镜盒子+手机,再配合上NOLO,就能在移动VR上体验PC级的空间定位。从某种程度来说,相当于通过NOLO能